大学生回乡种瓜年入百万他从“笑柄”变成了“招牌”
马明盼手捧甜瓜,笑容灿烂
河南商报记者付首鹏通讯员周豪科文/图
郑州大学毕业,放弃国企工作,却回到农村老家种甜瓜,洛阳市汝阳县人马明盼,一度成了别人眼里的“笑柄”。然而他种甜瓜却种出了甜头,第一年就卖了十几万元,今年更是有望突破200万元。
8月10日,在位于汝阳县小店镇李村的“甜瓜小镇”,马明盼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现在他大学生的身份成了别人眼里的“招牌”,“别人说我甜瓜种得好,是因为我是大学生,懂科学,好研究,别人种不来。”
郑州大学毕业生返乡种甜瓜
今年33岁的马明盼,2009年从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,曾在多家国企工作,收入高时曾月入3万元。
然而在工作了5年后,已经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马明盼,却放弃了国企的工作和熟悉的材料专业,回到了农村老家种甜瓜。
“我就是想自己创业,在农村创业成本低,家人也都在农村,也能帮上忙,所以就回来了。”马明盼说。这样的理由并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,甚至他还成了别人眼里的“笑柄”,“一开始建的两个瓜棚,是我自己买材料搭建的,搭棚子的时候周围都是看的人,还有不少人议论我。”
“为了让爸妈支持我,我就跟他们讲前景有多好,现在想想真是‘连哄带骗’,好在效益还不错。”马明盼说,第一年他种的甜瓜,两个大棚加上露天种植的甜瓜,卖了十几万元,“也是看到效果,爸妈也就不说啥了。”
如今,马明盼种甜瓜已有6年时间,大棚的数量也从开始的两个变成了现在的70个,6年里每年的收入也都在上升。“今年端午那一天,我就卖了7万元。”马明盼说,今年截至目前,他的销售收入已达到170万元,预计整个甜瓜销售季收入会突破200万元。
同时,在马明盼的影响下,当地从去年10月开始规划建设甜瓜小镇,将附近6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统筹规划,统一建在李村,由马明盼管理或指导种甜瓜,并带动了甜瓜种植承包大户15户,带动农民创业就业230人左右。
自称在用“理科思维”种甜瓜
时下,正是甜瓜大量上市的季节,在马明盼所在的“甜瓜小镇”里,不仅是一派采摘、分拣、包装、销售甜瓜的景象,还有接连而来的参观者。
“我种的甜瓜,甜而不腻,而且种植期也比别的长两三个月。”接待完一拨来自信阳的参观者后,马明盼说,这些优点得益于他把“理科思维”用到了种甜瓜上。
“为什么要种甜瓜,而不是我们这儿出名的香菇、红薯?”马明盼说,在他看来,甜瓜能够直接吃,香菇、红薯还需要二次加工,对于购买者来说,在考虑吃的时候选甜瓜的概率就大点。
在应对甜瓜“癌症”根结线虫病害时,传统的方法是发现后立即打药,而马明盼则是从截断病害传播的根源上找办法,采取甜瓜地挖槽,槽底上覆盖薄膜,把甜瓜种到槽里,这样即使出现这一病害,也只会阻止在单个槽里,从而降低病害带来的损失。
同样,他从能够增加甜瓜甜度、拉长上市时间的光合作用、土壤肥力等因素入手,通过计算并反复实践,研发出“50%发酵牛粪无土高效长季节栽培薄皮甜瓜技术”。这样的技术下,甜瓜的叶子又大又绿,光合作用能力强,产生的养分就高,瓜就甜,这还将甜瓜的上市时间从每年的5月至7月,拉长到了10月底。
“理科思维”的运用还体现在了销售上。“别人的瓜论斤卖,我的瓜先分等级再论斤卖。另外别人卖瓜,都说自己的瓜甜,我不这样说,我说我的瓜长在牛粪上,买瓜的人一听,就会想到不上化肥,牛粪发酵过,不用打药,一推理自然就会想到瓜甜,买的人也就多了。”马明盼说,也是因为此,现在他成了那些甜瓜种不好的人的“挡箭牌”,“别人种不好,就找理由说这瓜是大学生研究的,大老粗咋能种好。”
来源:河南商报